聯系我們
|
設為首頁
|
加入收藏
主頁
關于希曼
公司簡介
企業文化
公司榮譽
公司風采
員工風采
新聞資訊
公司資訊
行業資訊
產品中心
育肥產品
促生長產品
改善腸道產品
其他產品
保健百科
家禽百科
肉畜百科
水產百科
聯系我們
通訊方式
售后服務
<
>
肉畜百科
家禽百科
肉畜百科
水產百科
地址: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
車崗鎮開發區
電話:0766-2389801
0766-2389802
傳真:0766-2389803
郵箱:ximanxx@126.com
網址:
http://gdximan.com
Q Q:863521007
主頁
>
保健百科
>
肉畜百科
>
豬價創15年來新高,短期或維持高位
時間:2020-08-05 20:16
來源:未知
作者:admin
2020年7月第一周的數據顯示,全國豬肉平均價格51.36元/公斤,與兩年前相比已經上漲達3倍之多。 在眾多資本涌入的情況下,豬肉價格還能走多遠? 豬肉價格持續創新高 一直以來,豬肉都是中國城鄉居民主要的肉類消費品種,中國2019年生豬出欄54419萬頭,行業市場規模達萬億級。2019年,國內豬肉產量4255萬噸,占豬牛羊禽肉類產量的55.63%,在所有肉類消費結構中居首。 中國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波動特征明顯,一般為3-4年。2000年以來,全國生豬養殖業大致經歷了如下波動周期:2000年至2002年、2002年至2006年、2006年至2010年、2011年至2014年,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個小周期。 西部證券的數據顯示,中國豬肉價格波動的完整周期是46個月,從2006年至今,經歷了三輪非常明顯的豬周期。 第一個周期從2006年6月到2010年4月,歷時45個月。由于前期高位豬價帶來的產能快速增加,2005-2006年豬肉供大于求,豬價大跌,養豬戶開始去產能,再加上部分生豬主產省暴發豬“藍耳病”導致產能快速去化,加速豬價觸底,2006-2007年豬價見底回升;受到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、瘦肉精事件誘導,消費端對豬肉需求明顯降低,導致豬價開始下跌,直至2010年4月,第一個周期形成。 第二個周期從2010年5月到2014年4月,歷時46個月。2010年上半年,由于高熱病、南方大雪以及玉米等飼料成本上漲,豬價開始上漲;10月“口蹄疫”疫情爆發、年底到2011年春季,一些省區發生仔豬流行性腹瀉,一系列疾病傳播導致產能去化、推動豬肉價格上漲。受養殖利潤高位影響,大量養殖戶擴充產能,行業內外資本繼續加快在養殖業的投資步伐,導致供給快速增加,疊加2011年進口豬肉同比增長134.36%,供過于求,豬價進入下跌通道直至2014年4月,是為第二個周期。 第三個周期自2014年5月開始至2018年4月,歷時46個月。2014年,環保政策逐步實施,行業持續去產能導致生豬價格高漲,在2016年6月左右達到最高值。2016年,較高的生豬價格刺激農戶積極養殖導致產能過剩,2017年行業進入深度虧損,直至2018年觸底,至此形成第三個周期。 如果按照46個月的時間周期來看,此次周期從2018年4月至今已經過去了27個月。2020年7月第一周的數據顯示,全國豬肉平均價格51.36元/公斤,相比于2014年5月的17元已經上漲3倍,也是過往15年來豬肉價格創造新高的一年。 供需結構處于失衡狀態 最近一輪供需平衡的打破是從非洲豬瘟開始的。2018年8月3日,中國確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。非洲豬瘟的爆發大幅影響了生豬的產能和產量,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2019年,生豬存欄31041萬頭,同比下降27.5%,生豬出欄54419萬頭,同比下降21.6%。 存欄量的大幅下降勢必會帶來豬肉產量的下降,這又將導致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。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,2019年12月,全國活豬平均價格33.28元/公斤,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138.57%。非洲豬瘟完全打破了整個行業的供需結構。 從供需結構來看,目前中國平均每年豬肉消費量大約在5500萬噸左右。 從供應的角度來看,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2018年,全國生豬存欄42817萬頭,同比下降3.0%;全年生豬出欄69382萬頭,同比下降1.2%。同年,全國豬肉產量5404萬噸,同比下降0.9%;全國活豬均價每公斤12.98元,同比下降15.41%。 從2018年看,供需結構基本處于平衡狀態。 但是自非洲豬瘟事件之后,2019年,全國生豬存欄31041萬頭,同比下降27.5%;生豬出欄54419萬頭,同比下降21.6%。同年,全國豬肉產量4255萬噸,同比下降21.3%。由于非洲豬瘟導致供應大量減少,豬肉價格大幅上漲。2019年12月,全國活豬平均價格33.28元/公斤,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138.57%。 從2019年來看,豬肉的供需結構已處于失衡狀態。 2020年豬價或將維持高位 供應大幅減少的原因與行業中的企業結構有著很大的關系。中國目前有2600萬個養豬場戶,其中99%是年出欄500頭以下的中小場戶。 農業部數據顯示,中國目前仍有約1/3左右出欄生豬來自年出欄50頭以下的散養戶,年出欄500頭以上的專業戶、規模豬場比例約38%,萬頭以上規模豬場出欄量占比不到2%。 牧原股份是中國最大的養豬公司之一,2019年銷售生豬1025萬頭,僅占全國總出欄量的1.88%,由此可見,整個行業極其分散。 對比海外,IFIP-Institutduporc數據顯示,2017年法國年出欄量在500頭以下的豬場數量的占比約6%;USDA數據顯示,2012年美國這一占比約3%,而中國在2017年為99.43%。以小公司為主導的行業結構,短期來看,即使大公司有擴張的計劃,對行業的影響也十分有限。 以小散戶為主導帶來的問題是產量極不穩定。一般養殖的小散戶都是追漲殺跌,當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產量將會急劇下跌,造成價格的大幅波動。 但是,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、重大事件的影響以及國家畜牧環保政策的不斷出臺,散養戶逐漸退出了市場競爭。 從集中度來看,2007-2017年,國內年出欄量50頭以下的養殖場占比從97.27%下降至94.63%;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?;B殖場發展迅速,養殖場數量從2007年的12.46萬增加到2017年的21.55萬,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。 集中度越高,行業的供應相對而言就更可控,但行業的集中度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 2019年,全國豬肉產量4255萬噸,而銷量約在5500萬噸左右,有著近1300萬噸的供需缺口。而且,能繁母豬存欄的數據也令人堪憂。 2018年,國內能繁母豬存欄2973萬頭,同比下降13.25%;2019年年底2045萬頭,同比下降31.21%(農業農村部),意味著未來國內生豬行業將會出現更大的產能供需缺口。 為了彌補供需的缺口,國家采取了多項扶持政策。 2019年,農業農村部聯合多部門下發了生豬養殖的17條政策鼓勵生豬的養殖,為了響應這個政策的號召,迄今已有24個省份陸續出臺了生豬養殖的支持政策。 各大公司也紛紛擴大產能。2019年,溫氏股份豬出欄量1800萬頭,預計2020年將超過2500萬頭;牧原股份對外銷售生豬1025萬頭,2020年計劃出欄生豬1750萬頭至2000萬頭;正邦科技生豬出欄量578萬頭,2020年預計為900萬-1100萬頭。 不僅僅現有企業正在提高產能,豬肉的高價還吸引了很多新的力量加入。2020年7月,萬科宣布跨界養豬,此前京東、阿里、網易也入局養豬,另外還有房地產公司、園林綠化公司、化工公司、醫藥公司等企業也紛紛跨界養豬。 與此同時,國家加大了豬肉進口的力度以維持供需平衡。從全球來看,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進口國,2018年,世界豬肉貿易量為845萬噸,中國進口量占18.5%。 2008-2015年,中國每年進口數量不超過150萬噸,2016年,由于國內豬價高企,進口肉價格優勢明顯,進口量增加至162萬噸,但此后隨著豬價的下降,進口量也相繼減少。2018年非洲豬瘟的爆發,中國的進口量隨之增長,2019年,進口近200萬噸,同比增長67%;2020年1-6月,同比增長140%至212萬噸,預計全年進口量會在400萬噸左右。為了填補供需缺口,豬肉進口的規模和增速在不斷增長。 據公開數據整理,2018年,出欄量較大的八家養殖企業生豬合計出欄4845萬頭,占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6.98%。2019年,該八家養殖企業生豬合計出欄4500萬頭,占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8.27%,集中度雖有所提升,但影響十分有限。 從2020年來看,供需缺口會逐步縮小,但供需失衡的狀態仍將持續。因此,豬肉價格大概率會維持高位運行。 風險正在急劇增加 從2020年來看,豬肉價格已經達到了歷史新高,因此不能忽視風險的到來。漲幅越高,往往意味著風險越大。 以2018年為例,當年全國豬肉產量5404萬噸,銷量5500萬噸,活豬均價12.98元/公斤。2019年,全國豬肉產量4255萬噸,銷量5500萬噸,活豬均價33.28元/公斤。2019年,產量減少21.26%,活豬均價上漲138.57%。豬價的變化遠大于市場供需結構的變化,這種變化更多是對未來價格更加樂觀的預期所形成的。 從美國豬肉價格歷史走勢的角度來看中國。美國豬價1994年的最低點是28.83美元/英擔,最高的價格是2014年年底的85.4美元/英擔。 美國從1994年至今的25年的時間,豬肉價格的波動區間基本是在200%以內,而目前中國豬肉價格的波動區間已經高達300%,豬肉價格的高漲意味著風險的急劇上升。
上一篇:
豬肉價格再次上漲!
下一篇:沒有了